運用針織布料及桌上型縫紉機做出可遮陽又保暖的帽子喔
碧華布街「布布為贏」活動 希望能為布街創商機
【三重訊】三重市碧華布街「布布為贏‧瘋情萬種」系列活動,廿五日進入高潮,現場商街除推出以「布」為元素所製造的包包、吊飾等手工藝品外,還舉行了變裝秀大賽,另一些熱心的布行提供上千份碼布拍賣,每塊50元,市長李乾龍也加入拍賣,現場搶成一團。繼廿四日下午的「不給糖就搗蛋」提前過西洋萬聖節活動後,碧華布街廿五日採封街方式,有近百攤位熱鬧參與。包括銀冠、益大、百興、新昇、正東、上易和晉新等布行,提供近千份碼布供布街促進會義賣,市長李乾龍、促進會理事長陳子木,和市代張家偉、蔡美玲、林國鎮及當地仁華里長洪國林、碧華里長李國華等人,一起叫賣,由於每塊布料只有50元,所得將捐作促進會基金,現場民眾搶成一團。李乾龍市長表示,市公所已進行第一階段的商街改造行動,希望未來能獲得中央和縣府的繼續支持,完成舖面和商家招牌改造,以為碧華布街轉型創造更大的商機。
布行老店
碧華街布行的形成模式類似市集方式,早期來碧華街開布行的商家多有親戚朋友的關係,目前已知和兩大家族相關的布行就約佔碧華街布行的一半;而經營模式也多為採用市集傳統經營-即客人自行到碧華街挨家挨戶看布後即購買,或經由電話自行聯絡店家訂購,目前較少向外尋求客源。
在本身街區中有歷史悠久的特色店:
(一)歷史悠久布行-協富布行(碧華街49號)碧華街最老的布行是協富布行,楊先生自從民國六十年時於碧華街成立一間布行, 到今已經是第二代了。店內布料主要是以 做運動服或是休閒服為主。
二)倉庫最多布行-正東布行(碧華街56巷7號等)碧華街最多倉庫的布行是正東布行,因為生意變差了,布越堆越多。就會堆放在倉庫裡。從第一代79年開業,目前共有6間倉庫,主要販售整組的布居多(單元布及彈性布居多),90%為平織布,營業型態可批發、零剪、零售擴展其業務。
(三)倉庫最大布行-東昇布行(碧華街56巷54-1號)碧華街店家中,擁有最大倉庫的是東昇布行,其採店面和倉庫分離方式來經營,倉庫面積高達200坪左右。從79年開業,主要販售時裝布(平織、進口布)走流行設計路線,大部分都是以少量多樣,零售、整批算碼之形式來擴展其業務。
在本身街區中有歷史悠久的特色店:
(一)歷史悠久布行-協富布行(碧華街49號)碧華街最老的布行是協富布行,楊先生自從民國六十年時於碧華街成立一間布行, 到今已經是第二代了。店內布料主要是以 做運動服或是休閒服為主。
二)倉庫最多布行-正東布行(碧華街56巷7號等)碧華街最多倉庫的布行是正東布行,因為生意變差了,布越堆越多。就會堆放在倉庫裡。從第一代79年開業,目前共有6間倉庫,主要販售整組的布居多(單元布及彈性布居多),90%為平織布,營業型態可批發、零剪、零售擴展其業務。
(三)倉庫最大布行-東昇布行(碧華街56巷54-1號)碧華街店家中,擁有最大倉庫的是東昇布行,其採店面和倉庫分離方式來經營,倉庫面積高達200坪左右。從79年開業,主要販售時裝布(平織、進口布)走流行設計路線,大部分都是以少量多樣,零售、整批算碼之形式來擴展其業務。
布莊歷史
一、地理位置本市位居臺北盆地中心,面積16.317平方公里,人口約38萬餘人,劃分為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個行政區。西連新莊市,北接蘆洲市、五股鄉;東則以淡水河與臺北市的大同區為界;南面隔大漢溪與板橋市遙遙相望,因地理位置適中,不論來往於臺北市或臺北縣重要鄉鎮,均十分便利。
二、氣候三重市屬副熱帶氣候型態,冬季受大陸冷高壓影響,冷而多細雨;夏季則西南氣流旺盛,炎熱而多陣雨。
三、氣溫三重市年平均溫度約為攝氏22度,冬季的平約溫度以1、2月份之平均溫度計,約為攝氏15度;夏季平均溫度以7、8月份平均溫度計,約為攝氏28度,氣溫年較差(最冷月與最暖月相差)13度左右,全年變化不大。
二、氣候三重市屬副熱帶氣候型態,冬季受大陸冷高壓影響,冷而多細雨;夏季則西南氣流旺盛,炎熱而多陣雨。
三、氣溫三重市年平均溫度約為攝氏22度,冬季的平約溫度以1、2月份之平均溫度計,約為攝氏15度;夏季平均溫度以7、8月份平均溫度計,約為攝氏28度,氣溫年較差(最冷月與最暖月相差)13度左右,全年變化不大。
碧華的布街
碧華街布行的形成模式類似市集方式,早期來碧華街開布行的商家多有親戚朋友的關係,目前已知和兩大家族相關的布行就約佔碧華街布行的一半;而經營模式也多為採用市集傳統經營—即客人自行到碧華街挨家挨戶看布後即購買,或經由電話自行聯絡店家訂購,較少向外尋求客源。
早期碧華街布行是以販售”碎布”為主,後來採購各地紡織廠的庫存布進行轉賣,除了內銷給國內的成衣工廠外,也外銷到東南亞及非洲等較貧窮的國家;近年來因為國內成衣工廠大量轉移到大陸及東南亞等地,國內銷售量持續萎縮,現在主要以外銷到東南亞、大陸等地為主。
由於產業不斷外移而沒落,經地方努力推動,透過商街空間改造,發展富含文化創意的觀光事業,有意改造成﹁台灣布莊博物園區﹂,並準備向營建署爭取列入城鄉風貌改造,希望為碧華布市尋找一個新的活路和春天。
(三)倉庫最大布行-東昇布行(碧華街56巷54-1號)
碧華街店家中,擁有最大倉庫的是東昇布行,其採店面和倉庫分離方式來經營,倉庫面積高達200坪左右。從79年開業,主要販售時裝布(平織、進口布)走流行設計路線,大部分都是以少量多樣, 零售、整批算碼之形式來擴展其業務。
三重碧華布街
三重的碧華街是有名的布街,約在民國六七零年代全盛時期,一條街就超過兩百家布店。那時候的景象是老闆和工人一起扛布匹,一起送貨,他們把自己比喻是「布牛」,意思是說做得跟牛似的。
隨著產業外移,這個行業也敵不過這樣的轉變,往日的盛況漸漸成了黃昏業,如何讓布街盛況再現成了現有商家努力的目標。在一次因緣際會下,三重碧華國小校長蔡寶俊提議把碧華布街規劃成老街,再由商家發揮構思把「布」做不一樣的呈現。
蔡校長認為布店不一定要賣布,一塊平凡的布也可以有不平凡的面貌。他鼓勵商家利用現有豐富的資源把布做充分的發揮,這樣不但可以帶動整個社區,同時也可以留住想往外發展的人口,吸引外地人口加入,進而與當地學校結合教學,讓下一代了解碧華布街的發展史。這個方案不但讓整個布街動起來,同時也獲得文建會撥款補助。
目前已開始發展的有拼布、彩繪、刺繡、染布、大型布偶製作與教學、植物敲拓染、生活(民俗)藝品等布藝製作與學習。
隨著產業外移,這個行業也敵不過這樣的轉變,往日的盛況漸漸成了黃昏業,如何讓布街盛況再現成了現有商家努力的目標。在一次因緣際會下,三重碧華國小校長蔡寶俊提議把碧華布街規劃成老街,再由商家發揮構思把「布」做不一樣的呈現。
蔡校長認為布店不一定要賣布,一塊平凡的布也可以有不平凡的面貌。他鼓勵商家利用現有豐富的資源把布做充分的發揮,這樣不但可以帶動整個社區,同時也可以留住想往外發展的人口,吸引外地人口加入,進而與當地學校結合教學,讓下一代了解碧華布街的發展史。這個方案不但讓整個布街動起來,同時也獲得文建會撥款補助。
目前已開始發展的有拼布、彩繪、刺繡、染布、大型布偶製作與教學、植物敲拓染、生活(民俗)藝品等布藝製作與學習。
碧華街資料總整理 -1
時間:2005年1月13日
碧華街資料總整理 -1
碧華街歷史
在民國六十年協富布行的許先生到碧華街開布行開始到現在,碧華街已有三十幾年的歷史。這三十幾年中,碧華街的布行從一家到繁榮時期有兩白多家,而現在約略也有一百多加左右。 一開始碧華街布行是以販售”碎布”為主,後來採購各地紡織廠的庫存布進行轉賣,除了內銷給國內的成衣工廠外,也外銷到東南亞及非洲等較貧窮的國家;近年來因為國內成衣工廠大量轉移到大陸及東南亞等地,國內銷售量持續萎縮,現在主要以外銷到東南亞、大陸等地為主。 碧華街布行的形成模式類似市集方式,早期來碧華街開布行的商家多有親戚朋友的關係,目前已知和兩大家族相關的布行就約佔碧華街布行的一半;而經營模式也多為採用市集傳統經營—即客人自行到碧華街挨家挨戶看布後即購買,或經由電話自行聯絡店家訂購,較少向外尋求客源。
碧華街資料總整理 -1
碧華街歷史
在民國六十年協富布行的許先生到碧華街開布行開始到現在,碧華街已有三十幾年的歷史。這三十幾年中,碧華街的布行從一家到繁榮時期有兩白多家,而現在約略也有一百多加左右。 一開始碧華街布行是以販售”碎布”為主,後來採購各地紡織廠的庫存布進行轉賣,除了內銷給國內的成衣工廠外,也外銷到東南亞及非洲等較貧窮的國家;近年來因為國內成衣工廠大量轉移到大陸及東南亞等地,國內銷售量持續萎縮,現在主要以外銷到東南亞、大陸等地為主。 碧華街布行的形成模式類似市集方式,早期來碧華街開布行的商家多有親戚朋友的關係,目前已知和兩大家族相關的布行就約佔碧華街布行的一半;而經營模式也多為採用市集傳統經營—即客人自行到碧華街挨家挨戶看布後即購買,或經由電話自行聯絡店家訂購,較少向外尋求客源。
碧華街的歷史
時間:2004年11月29日
許文耀整理 早期的碧華皆是一條繁榮的布街,熱鬧異常,並不比現在的永樂市場遜色喔!可惜,由於成衣加工業的興盛,現在已經比較少人會自己剪布縫製衣服了,所以布街也漸漸沒落,碧華街上現留的布莊已經少很多。 碧華街是一個傳統庫存批發市場,提供銷售的是各種各樣從台灣大小工廠收購來的庫存布,以群聚的店面形成相對於迪化街永樂市場流行紡織品的另一個市集,但隨著年代的演變,進口成衣夾著低價大量的攻勢,逐漸的侵蝕原有的內銷市場,碧華街也不負往日盛況,取而代之的是集聚於林口的大型鐵皮倉,外銷市場取代了內銷市場的需求,也滿足第三世界與低收入的國家無法以一般價位購滿的困難,解決了部分因客訴、取消以及生產過剩造成的庫存。但二十一世紀即將來臨的此時,市場仍在,但傳統經營已不復效率了。
許文耀整理 早期的碧華皆是一條繁榮的布街,熱鬧異常,並不比現在的永樂市場遜色喔!可惜,由於成衣加工業的興盛,現在已經比較少人會自己剪布縫製衣服了,所以布街也漸漸沒落,碧華街上現留的布莊已經少很多。 碧華街是一個傳統庫存批發市場,提供銷售的是各種各樣從台灣大小工廠收購來的庫存布,以群聚的店面形成相對於迪化街永樂市場流行紡織品的另一個市集,但隨著年代的演變,進口成衣夾著低價大量的攻勢,逐漸的侵蝕原有的內銷市場,碧華街也不負往日盛況,取而代之的是集聚於林口的大型鐵皮倉,外銷市場取代了內銷市場的需求,也滿足第三世界與低收入的國家無法以一般價位購滿的困難,解決了部分因客訴、取消以及生產過剩造成的庫存。但二十一世紀即將來臨的此時,市場仍在,但傳統經營已不復效率了。
布要怎麼做
時間:2004年11月22日 過去二十餘年來,我國紡織工業是輸出的主導工業,對於帶動經濟成長有重大的貢獻。每年約有三十億以上美元的外匯收入,占輸出總值的四分之一;同時由於紡織工業係屬於勞力密集型態,從業員工達廿六萬人,占製造業的五分之一,故在經濟與社會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。我國紡織品輪出結構中,布疋約占三二。六¼Œ顥示織布工業在紡織工業中所占的地位頗為重要。 織布工作,是將紡紗廠紡成的紗線(或稱筒紗),經過整理、上漿、穿絲寇,上機及絡緯等準備過程,做成織布用的經軸和緯管,再經織布機交織成布胚,於檢驗後整理打包完成作業過程,茲簡述其作業情形如次: (一)整經 操作整經機,將織物所需經紗數,捲於經紗軸上,以便進行上漿工作。 (二)漿紗 用漿紗機將經紗上漿,以增加紗的強力與滑度。 (三)穿絲寇 使漿好的紗,按布的種類用數排綜絲分為兩層或兩層以上,然後按所規定的布寬,插入一定的鋼筘中,使所織出的產品,符合需要。過去此項工作所用的設備僅為一吊軸架,近發展為自動分紗機,使穿筘工作的效率大為提高。 (四)上機作業 將穿筘完畢的經軸,掛上織機的規定位置,並檢視織機情況,為織布工作的開始。 (五)絡緯 用絡緯機將紗以適當張力捲繞於小木管或小塑膠管上,以便於將其與經紗編織成布。 (六)織布 以織布機將經緯紗交錯織造,其經紗藉綜框的上下,作成開口,再以鋼筘將緯紗推入織口,因而經緯妙交織成布,完成織布作業。 (七)整理 用修布機檢修胚巾缺點,用檢布機檢查胚布之較大缺點,以便於修剪,並檢定織物等級。再經烘布、摎布及打包等工作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